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国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突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学段特色,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安排、实施途径与要求以及组织实施等方面对中小德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些指导性意见很好地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阐明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价值方向。
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和学生成长的导师,班主任尤其、理应被赋予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努力发现这些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并积极应用好这些规律,才能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做到这一点,中小学德育工作就应当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努力符合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在德育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体现阶段性特点,反映个性化需求,在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力培养的同时,强化实践环节、培育正向的道德情感和积极的道德体验,循序渐进,前后衔接,知行合一,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水平。
主讲专家简介
方海东:浙江省中学德育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班集体研究中心德育讲师团成员。曾获全国班集体建设“教育操作系统”研究特别奖、全国首届“班主任心灵写诗”金笔奖。
郭浩:所带班级25次荣获“优秀班集体”称号。2014年底被兰州市教育局评为“金城名班主任”,2016年发表工作室著作《春耕集》。
付丽旻:上海市十佳班主任,上海市金爱心教师,第二届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高中组一等奖获得者。
梁岗: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教师,四川省中学校最具风采班主任,四川省阳光教师,班主任国培项目特聘导师。
田丽霞: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著名班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等荣誉称号。